欢迎访问安徽省六安市汽车运输总公司网站!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2014年安徽省交通运输工作要点

阅读次数:3866 信息来源: 《安徽交通》 发布时间:2014-07-15
[字体:  ]

2014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加快推进“四个交通”(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的总要求,把改革创新贯穿于交通运输发展各个环节,着力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以改革强化管理,以改革提升服务,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的保障和承载作用。

2014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的预期目标是: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00亿元;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3750公里;公路水路运输客运量、货运量分别增长12%13%;完成港口吞吐量4.25亿吨。

一、立足提质增效,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一)全力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确保新开工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广德至宁国、滁州至淮南高速公路和颍上复线船闸、水阳江宣州综合码头等重点工程。推进济祁高速合肥至枞阳段、江淮运河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合宁、合芜、合安高速拓宽改造工程。协调周边省份加快与我省相接路段的前期工作,打通省际断头路。

(二)强力保障项目建设环境。建立深入一线常态化机制,认真履行省政府赋予的督查通报职能,继续将资金补助、计划安排与地方环境保障相挂钩,严格考核兑现。确保蚌淮高速凤阳延伸段、徐明高速安徽段、宁绩高速、郑蒲港区一期工程、合肥港综合码头二期主体工程建成运营,力争建成济祁高速砀山段、东九高速安徽段、蚌埠新港二期工程。

(三)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新改建一级公路2500公里。继续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民生工程1000座和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工程2000公里。加快推进运输枢纽场站“双十项目”建设,完善异地城市候机楼和配套邮政、快递服务设施建设。加快蚌埠、亳州、芜宣等民航机场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开通宁国通用机场,推进庐江等通用机场选址、建设。

(四)不断调整完善规划体系。启动“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调研。继续推进国家公路网线位规划工作,完善我省国家公路网线位布局。继续开展省道网线位规划及编码调整工作,着手开展省道网规模调整研究,进一步完善省道网布局规划,推进高等级航道规划编制工作。

二、继续深化改革,完善交通运输发展体制机制

(五)继续深化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加快出台省市共建项目建管办法,推动地方政府把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推进养护市场化,构建公路大中修工程竞争机制。创新路网管养应急工作机制,推动国省干线公路综合养护应急中心建设。妥善解决公路部门历史债务。

(六)继续深化运输管理体制改革。规范理顺运输管理体制,进一步简政放权,建立完善道路运输市场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运输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对市场主体和市场活动的监督监测,强化战略规划制定、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

(七)继续深化海事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施流程再造,坚持政策法规引领、具体业务指导、日常管理监督、重大事项协调、关键问题督办。不断完善各类管理制度、标准、规范,明晰管理职责,理顺管理程序;严格落实安全监管“属地管理原则”。推动海事港航系统的转型发展,激发水运发展内生动力。

(八)继续深化财务预算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分配方式,做好下划单位的预算衔接,实现预算改革平稳过渡。巩固预算改革成果,全面落实厉行节约、规范管理各项规定。增强预算编制统筹性和科学性,严格执行“三公”经费等各类支出预算,规范结余资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预算项目绩效管理,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项目,从预算执行、项目管理、项目效益等方面进行跟踪评价。

(九)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做好国家下放审批项目的落实、衔接、规范工作;对已取消、冻结的行政审批项目,立即停止审批;对已下放的审批项目,做好后续监管和监督检查指导。推进保留审批项目规范化建设,全面实行许可事项案卷化管理,建立许可事项文书档案。创新行政审批服务方式,积极推行行政审批网上办理。强化行政审批监督问责,实现对行政审批权的有效监督和制约。

三、突出安全高效,改进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

(十)狠抓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动态监管,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重点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全面推进安全生产达标工程,强化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深入开展“打非治违”等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完善恶劣天气预警机制和防汛应急预案,落实安全保障措施。加强搜救能力建设,确保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做好重大节假日、重要时段应急运输保障和小型客车免费通行工作。

(十一)统筹发展城乡客运。加快城乡客运枢纽、换乘场站建设,实现城际客运、城乡公交等多种方式之间便捷换乘,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全面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和“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建设,提升城市交通承载能力。发布城市公交发展能力排行榜,督促地方政府加大城市公交投入。规范出租汽车运营服务,推行智能召车服务,推广应用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十二)促进现代物流发展。推进多式联运、甩挂运输,鼓励发展各种专用运输,支持鲜活农产品及高附加值货物直达运输。启动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城市配送和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研究制定城市配送及农村物流发展指导意见,启动农村物流发展试点。提供方便、快捷邮政服务,拓宽航空货邮运输市场。

(十三)抓好“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完成高速公路和国省道沿线、渡口码头、船闸、运输站场的垃圾、广告标牌及违章建筑治理,基本消除 “脏、乱、差”现象。确保国省道穿越集镇路段、城市出入口、通往景区道路、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输场站及渡口码头等节点区域畅通整洁。依法治理沿线控制区非法和不规范广告,严格控制新增广告。

四、保持高压态势,建立健全治超工作长效机制

(十四)强化政府主导。积极推动治超条例出台,强化地方政府治超主体地位,争取将治超工作纳入政府考核目标内容。继续引导地方政府成立专职治超协调机构,健全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增强部门合力。加强对《安徽省治超条例》、《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法规规章的宣贯。

(十五)深化行业监管。强化源头治理,严把“发证关、改装关、装载关、驾驶关”,突出大型重点货源企业、非法车辆改装企业治理;扎实推进各类专项行动,深化区域、部门联动,严厉打击避站绕行、夜间偷运和暴力抗法等行为;建立治超举报制度,依托路政总队建立治超督查队伍,不定期开展明查暗访,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推进异地执法、逐步完善治超执法体系;完善高速公路、农村公路治超手段,推行高速公路劝返制度和农村公路限高限行措施。

(十六)推行科技治超。加强治超站标准化建设,推广不停车检测系统,强化重点卡点及路段视频布设,推行联网联控,逐步建立全省治超监控网络。加快启动联网治超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全面整合路面、源头治超等管理资源,重点完善高速治超系统及道路运输IC卡动态管理系统,实现省市、行业、系统之间互联互通。完善违法行为查处、统计、抄告功能,确保处罚到位。继续完善与公安部门数据交换共享机制,深入推进非现场执法。

(十七)从严规范执法。认真开展交通公路执法专项整改活动,重点排查核实 “十类问题”。认真落实“五个严禁”纪律要求,正确处理专项整改与治超工作关系,切实整改治超执法中不科学、不规范、不便民等问题。继续优化督查方式,推进异地督查。加强与监察等部门的协作,推动责任倒查及问责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五、强化行业管理,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

(十八)不断加强法制建设。争取将《安徽省城市公交管理条例》、《安徽省邮政条例》列入省人大2014年立法计划。全面推广应用安徽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公开运行系统。落实部“三基三化”要求,推进行政执法人员职业化建设,基层执法站所标准化建设,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

(十九)着力强化市场管理。开展对设计单位信用评价工作。进一步规范工程监理、试验检测市场,加大监管处罚力度。逐步实施强制退出市场机制。完善运输企业诚信考核体系建设,建立诚信信息征集和披露体系,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进一步完善运输市场监测机制,及时掌握市场运行状况。加快推进老旧小码头升级改造,出台岸线使用指导意见,提升岸线使用效率。

(二十)严格落实质量监管。继续开展“质量安全年”活动,全面开展施工标准化活动。出台全省交通建设重点工程项目考核办法,推行项目管理年度评比制度。强化“合理标段、合理标价、合理工期”管理,提升施工现场人员、设备合同履约率。突出项目业主专业化管理,规范管理机构建设。加强质量安全制度建设,继续实行交通建设工程质量预警、责任登记和责任追究等制度。

六、打造智慧交通,加强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

(二十一)强化智慧交通顶层设计。完善我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规划,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制定行业信息化重点项目分步推进方案。开展智慧交通总体规划研究,努力争取国家层面试点示范项目。加快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集成应用。探索建立政府购买信息服务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推动信息化发展。

(二十二)加快重点领域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技术在行业监管、运输服务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应用。启动卫星定位监管平台、公路网安全应急处置平台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干线公路、长江公路大桥与高速公路收费并网结算,提高路网通行效率。加快交通运输专网建设,开展城市公共交通卡和高速公路ETC卡融合研究。拓展“12122”服务热线功能,提高信息服务供给能力。

(二十三)深入推进科技创新。组织实施一批重点科技项目,在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取得突破。制订《安徽省交通科技信用管理办法》,开展交通科技成果转化申报评估工作。完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初步建立我省高速公路标准化体系。加强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升信息安全预警能力。

(二十四)大力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组织申报低碳循环城市、低碳公路及港口等区域性、主题性项目。抓好蚌埠市低碳交通运输城市试点工作。限制高耗能车船进入运输市场,加快LNG等清洁燃料技术的推广应用。全面实施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发展标准化船型运力。加强企业能耗监测统计,完善全省交通运输能耗监测调查系统。

七、提升行业形象,强化行业文明与廉政建设

(二十五)坚持抓好作风效能建设。开展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集中学习轮训,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向深入,着力形成科学管用的制度机制。严格执行“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各项规定,巩固“四风”整治成果,落实效能建设“八项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担任社会组织职务、在企业兼职(任职)等各项制度规定。

(二十六)不断提升队伍素质能力。贯彻执行领导干部任用条例,完善民主推荐、竞争上岗选拔任用机制。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引入信息化手段,使考核更加科学、规范、高效。落实《厅管干部交流轮岗暂行办法》,稳步推进干部岗位交流,做好干部选派挂职工作。支持安徽交职院建设国家骨干职业院校。

(二十七)深入推进行业文明创建。深化“微笑服务、温馨交通”创建活动,广泛开展“三亮”、“三创”、“三比”、“三评”竞赛,以及文明单位、文明行业等创建活动。大力推动交通运输文化建设,加快构建“微笑服务、温馨交通”文化品牌体系。加强新闻宣传,创建良好舆论氛围。

(二十八)继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制定出台全省交通运输系统2013年—2017年的惩防体系建设五年工作规划,进一步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从严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从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着力打造廉洁交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