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新冠疫情再次袭击皋城大地,让全市人民猝手不及。车站也因此全线停班。客运总站映山红亲情服务班负责人朱丽,积极响应总站支部抗疫动员,主动申请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火速支援所在社区一线防控工作。
社区防控防什么?怎么防?有没有危险?不让居民随便进出,他们能听吗?带着这些困惑朱丽来到防控卡点,一时间手足无措、内心惶惶。但看到其他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后,她便不由自主地加入到测量体温、查验双码、检查证件、出入登记的工作中去。
在随后的日子里,她每天一遍遍重复着这些相同的步骤,不厌其烦地解释说明,耐心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次次重复着上门配送物资等服务。她意识到,只有把这些看似微小的事做好做细做实,才能早日战胜疫情,这就是作为志愿者的职责所在!
“妈妈你在哪里?我想你啦,你快回来!”在协助社区“敲门入户”排查工作中,朱丽在电话里听到了儿子稚嫩的声音。“妈妈就在小区的其他楼栋里,待会儿忙完了就回去,乖啊!”“放心吧,宝宝很好,你忙你的有我呢,注意安全啊!”母亲在电话里叮嘱着。挂断电话她心里酸酸的,儿子很懂事也很乖,就是喜欢粘着妈妈。
“这户上午不在家,就下午来,如果还不在我们就晚上再来”,始终无人响应的只能通过电话联系的方式逐个录入信息。“你所拨打的电话是空号!”耳边传来小姐姐优美的播报时,她陷入深深的无力感。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她很快就重振旗鼓。通过社区居委会找到其他联系方式继续进行排查工作……每一次敲门,每落实一户都使疫情防控防护网更加严密一分。
居家隔离居民的身份信息录取和核酸样本的收集任务繁重、危险性大。她每天早上7点我到达志愿服务点,然后来回奔波在社会福利院、救助管理站、特殊教育机构、居民小区等地点,从来没有固定的结束时间。为了节约医疗资源, N95口罩、手套、防护罩和防护服等一套防护装备一穿就是一天。除了吃饭,服务期间不敢喝一口水,近30度的户外环境让他汗如雨下、面目模糊、虚脱无力。晚上回到家已是深夜,为了安全她只能隔着窗户远远地望着儿子红扑扑的小脸,心里村民组愧疚。
身为单亲妈妈的她,在决定参加志愿服务前内心纠结了很久。年幼的孩子是她的牵绊,年迈的父母是她的牵挂,担心每天这样进出会有危险,更担心可能会传染给家人。但是,共产党员的责任告诉我:国家有难时我必须冲上去!人民需要时必须我站出来!抗疫时刻国家召唤我必须要上!当儿子叫我“女英雄”喊着“加油,妈妈最棒!”的时候,当社区居民每天对我竖大拇指,称赞我是英雄无畏的时候,当微笑的小姐姐送来零食放下就走的时候,再苦再累也值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是我完成任务的强大动力。
连续二十天的工作,让她变得更加成熟,心中践行使命的责任感愈发强烈了。她用自己的无私付出成为了别人心中那个负重前行的美丽“逆行者”。胜利终将到来,宝贝,妈妈就要凯旋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