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
安徽日报报道六安交通运输工作
题为《六安市裕安区交通部门打出组合拳摸排消灭“黑气”窝点》
近期,六安市裕安区城南交通运输所接到多起“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诉求人反映,称鼓楼街道存在私自转供液化石油气、将用户新瓶更换为旧瓶甚至报废瓶的情况,为加强液化石油气安全监管,规范瓶装液化石油气市场经营秩序,确保居民日常生活用气安全。该所高度重视,积极收集线索,于6月29日联合区交通运输局、区住建局、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城管局、区安监等部门,开展裕安城区范围内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执法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对非法储存、倒灌、分装、配送、转供瓶装液化石油气,非法经营、跨区经营液化石油气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重视“前端治理”强化“源头管控”。液化石油气属于危险化学品,其经营、运输、储存必须由取得相应资质和许可的单位进行,任何人都不得私自处理。非法运输、经营、储存液化石油气会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公共安全。据了解,正规气瓶出站使用应出厂码、企业码、二维码“三码合一”,而燃气企业向非法经营者提供经营性液化石油气,超期未检测钢瓶,充装不明来源、未检测的钢瓶,对自有产权钢瓶失察失管,运输配送车辆和人员不规范化管理等行为将被依法查处。
根据“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诉求人反映,经该所前期摸排,锁定了3家非法经营液化石油气点,该所联合执法行动专班迅速采取行动,一一上门查验,要求店主出示营业执照及特种行业许可证,对拒不配合查验的液化石油气销售点由区住建局当场下达执法文书,对无证经营点进行依法取缔。
“下游打击”力度不减严查非法经营行为。该所联合执法行动专班重点查处辖区非法经营燃气、违规使用钢瓶、非法存储钢瓶、充装瓶装液化气等行为和利用不合规范的车辆移动运输液化气等违法行为,对不规范使用电动三轮车、推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运输液化石油气瓶的人员一律检查,最大限度降低事故风险,全面消除燃气安全隐患。
整治行动中,该所联合执法行动专班同步进行瓶装液化石油气使用安全知识宣传,向非法经营者、普通商户、居民讲解液化石油气安全的重要意义,安全使用标准以及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提醒他们要定期自查燃气安全设备,不断提高用户安全用气意识。
据统计,联合执法专项整治行动期间,该所联合执法行动专班共出动执法车辆20台次,执法人员100人次,巡查督查7个乡镇(街),查处非法门市部4处,查扣涉嫌无证运输瓶装液化石油气车辆7辆,此次行动共计取缔2家非法经营液化气点,共查获液化石油气钢瓶188只,该所联合执法行动专班执法人员现场下达《登记保存书》,对3家非法经营液化石油气点下达执法文书。对现场发现储存的钢瓶予以查扣,消除了安全隐患,该违法行为已移交区住建部门进行下一步处置。后续,该所联合执法行动专班执法人员会对下达执法文书的销售点持续跟踪督办,确保执法到位。
立足长效监管机制确保用气运输安全。为建立健全辖区液化气经营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深刻汲取全国各地陆续出现瓶装液化石油气爆炸事故教训,给人民群众造成了严重生命财产损失,特别是瓶装液化石油气事故多发,消除液化石油气安全事故隐患,切实保障辖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下一阶段,该所联合执法行动专班执法人员将进一步加大对辖区内非法储存、违法经营瓶装液化石油气行为的打击力度,消除安全隐患,继续加大联合行动专项整治力度,定期不定期开展巡查督查,积极宣传安全知识,鼓励群众举报身边生产经营违规行为和安全隐患,让非法生产、经营、储存黑窝点无处藏身,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