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六安市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网站!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企业动态

映山红绽放,温暖交通旅途

——记2024年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映山红亲情服务班”

阅读次数:196 作者: 朱丽 信息来源: 客运总站 发布时间:2025-09-01
[字体:  ]

在2024年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璀璨星空中,“映山红亲情服务班”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她们以温暖人心的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成为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的一面旗帜,诠释着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刻内涵。

一、初心如磐,“映山红” 精神的诞生

2016年,六安市汽车客运总站成立了“映山红亲情服务班”。映山红,作为六安市市花,多产于大别山区,殷红似火,它不仅象征着无数革命先烈的热血风采,更寓意着老区人民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服务班以此命名,旨在传承红色基因,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服务之中,为旅客提供有温度的亲情式服务 。

服务班现有7名女职工,平均年龄33岁,其中4名为中共党员。这支年轻而富有活力的队伍,从成立之初便树立了“微笑映山红,服务见真情”的服务理念,立志为旅客提供热心、爱心、耐心、细心的“四心”服务,全力塑造客运站特色服务班组。

二、温暖服务,践行初心使命

自成立以来,“映山红亲情服务班”始终坚守岗位,将旅客的需求放在首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服务的真谛。她们的日常工作涵盖了旅客咨询、购票、乘车的全程服务,尤其重点关注“老、弱、病、残、幼、孕”等特殊旅客群体,为他们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

多年来,服务班积极为旅客排忧解难,帮助困难旅客出行达5000余次。在人员流动密集的客运站,物品丢失是常有的事,而她们累计为旅客找回丢失物品2000余件,捡到并返还现金5万余元,让旅客的财物失而复得。面对走失的老人儿童,她们不辞辛劳,四处寻找,成功寻亲400余次,帮助一个个家庭团聚。此外,为困难旅客提供取购票、送票服务2000余次,常态化提供晕车药、特殊群体照顾、120急救、免费送餐等服务,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却构成了旅客旅途中最温暖的回忆。

2024年春运期间,客运总站迎来了客流高峰。“映山红亲情服务班” 的成员们全员坚守岗位,加班加点。大年初三那天,一位带着两个年幼孩子的母亲神色焦急地来到服务台,原来她买错了车票,而且距离发车时间所剩无几。班长朱丽一边安抚这位母亲的情绪,一边迅速安排班组成员帮忙办理退票和重新购票手续,还贴心地为孩子们拿来了零食和玩具。最终,这位母亲顺利登上了车,她满含感激地对服务班成员说:“你们就像我的家人一样,太谢谢你们了!”

三、爱心传递,延伸服务触角

“映山红亲情服务班”不仅在站内为旅客服务,还积极将爱心传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她们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禁毒、反邪教、扫黑除恶、文明创城等方面的宣传,为居民们答疑解惑,提供法律、医疗、社保等民生咨询服务。

响应市妇联开展的“金星工程”号召,服务班向班组倡议捐款资助2名失亲儿童。每逢节假日,她们都会前往看望结对帮扶的失亲儿童,为孩子们送去学习用品、衣物和生活用品,陪伴孩子们一起学习、玩耍,给予孩子们温暖和关爱。2024年六一儿童节,服务班在车站售票大厅开展了“童心飞扬、快乐成长”欢庆六一主题活动。她们将母婴室及周边布置成充满童趣的活动区,与小朋友们亲情互动,开展快乐涂鸦、踩气球、幸运盲盒等活动,还向小朋友们介绍车站设施和安全乘车知识,为孩子们送上节日的祝福和精美礼品,让孩子们在旅途中度过了一个欢乐的儿童节。

四、荣誉加身,坚持砥砺前行

“映山红亲情服务班”的辛勤付出和卓越表现得到了广泛认可,她们先后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第五批安徽省文明单位创建十佳品牌、安徽省“文明示范窗口”、安徽省 “工人先锋号”、六安市“青年文明号”等诸多荣誉。面对这些荣誉,服务班成员们没有骄傲自满,她们深知这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鞭策。

班长朱丽表示:“这些荣誉属于每一位成员,也属于所有支持我们的旅客。我们会把这份荣誉化作前进的动力,继续秉承‘四心’服务理念,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让‘映山红’的温暖传递得更远。”

五、文化传承,引领行业新风尚

作为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映山红亲情服务班”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她们的服务上,更在于她们所传承和弘扬的文化精神。她们的事迹激励着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的广大从业者,以她们为榜样,提升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为旅客提供更加优质、高效、贴心的服务。

在全省交通运输行业,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学习“映山红亲情服务班”的经验和做法,积极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和优质服务活动中。这种精神文明的传承和扩散,如同星星之火,逐渐形成燎原之势,引领着全省交通运输行业新风尚,为打造人民满意交通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映山红亲情服务班”就像盛开在交通运输领域的一朵绚丽之花,用她们的热情、爱心和奉献,温暖着每一位旅客的旅途,照亮着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道路。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她们将继续绽放光彩,为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朱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